\
初春的冰城,人们向往的可口地产菜,首推呼兰 " 头刀韭菜 ",其中 " 双井韭菜 " 尤其名头响亮。韭菜馅饺子、韭菜盒子、韭菜炒鸡蛋、韭菜炒海肠 …… 想想就流口水。甭管真假,市面上 " 呼兰韭菜 " 卖到了三四元钱一斤,菜农也忙不迭地采收 " 头刀韭菜 ",希望能卖个好价钱。但在呼兰区双井镇护路村,6 栋韭菜大棚悄无声息地 " 闷着 ",菜贩子每天拎钱来转悠,价钱天天涨,可这 6 棚 " 双井韭菜 " 高低不卖。
" 想了解‘双井韭菜’,你得问问俺村的鲁德成,那可是种了 15 年韭菜的老把式。"29 日,在村里人指点下,记者找到了老鲁家的韭菜大棚前,正赶上菜贩子收韭菜。韭菜种植户老鲁 " 艮劲儿 " 十足,菜贩子轮番出价,他们总是在摇头,***后憋出四个字:" 真不能卖!"
" 老哥,年年都收你韭菜,今年咋还不卖了?我给你一块八一斤,这价可不低了,别的棚我出一块五,人家都不用我伸手,自己就把韭菜搬车上了。"" 兄弟,我知道这价不低,可真不能卖。" 眼看着菜贩子摇头走了,记者拉住老鲁问:" ‘头刀韭菜’不就卖个鲜劲儿,人家都卖,你为啥不卖啊?"
" 我种了 15 年韭菜,这我还不知道吗?" 老鲁把记者带到了自家韭菜大棚前,掀开一小角往里一指:" 其实,现在这棚韭菜到时候了,但今年种法跟往年不一样,我今年种的是‘科技韭菜’。" 老鲁说,3 月初,有一家叫田之源的农业科技公司来了村里,跟村里几家韭菜大户都谈了,要在村里推广韭菜生态种植法。" 听名字挺玄乎,其实就是不上农药,换成给韭菜上一种生物酵素,据说这种酵素不但能增产、提高品质还可以去农残。"
记者后来了解到,这家田之源农业科技公司是京福龙集团旗下专注农业领域,以深度开发和应用植物用生物酵素产品,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科技企业。该企业将其自主研发的生物酵素产品应用到农业生产中“革命性”地将“******”、“增产”、“抗病”、“解害”、“提质”等农业生产需求变成了现实。以韭菜为例,这已经不是******次进行生产性试验了,公司已连续多年在双井进行了大面积的生产性试验,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,所以今年将种植面积再次扩大。
老鲁说,这事儿放过去,他根本不理,但***近几年,韭菜行情不好,他想试试生态种植方式,看能不能卖上好价儿。" 为啥不能卖?因为人家公司技术员说了,今天要把我这几棚韭菜送去检验,让我们看看是不是真的无农残,要让我们彻底放心。" 老鲁一番话,勾起了记者好奇心,真能去农残?记者决定亲眼看看。
等技术人员上门的空儿,记者和老鲁蹲在大棚边聊起了 " 双井韭菜 ",老鲁一脸骄傲一脸纠结:作为 " 地理标志农产品 ",呼兰双井韭菜种植历史长达 30 余年,有着 " 赛羊肉 " 的美誉,但传统方式种韭菜必须得打药。因为坊间一些不好的传说,韭菜价格不断滑落," 去年,一斤韭菜才卖7毛多钱。种了 15 年韭菜,我也肝颤。今年这种生态种植法如果也不行,我这6棚韭菜就算砸手里了。" 守着韭菜棚,老鲁表现出了担心。
10 时 20 分,几辆车开到了老鲁家韭菜大棚前,技术人员带着穿制服的人下了车。记者一打听才知道,这是京福龙公司请来的哈尔滨市呼兰区公证处公证员、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。
10 时 28 分,穿上白大褂、换上鞋套,公证人员和公司技术人员、菜农、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钻进了大棚。记者现场看到,公证员全程见证,科技人员在大棚不同部位,采集了韭菜样品,立刻放入事先准备的纸箱里。
10 时 38 分," 立刻贴封条,然后送检。" 公证人员钻出大棚后,现场封箱、填表,但表上填写的什么内容严格保密。一位女技术员小心翼翼地捧着贴了封条的韭菜样品,上车直奔检测中心。
11 时 25 分,送检车驶入了黑龙江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,早有工作人员等在楼下。" 我能进去看看这些韭菜是怎么检测的吗?" 好奇心爆棚的记者想了解下咋检测。" 不行!我们的检测室肯定不能进。你还是等 4 月 2 日检测报告出来吧。" 检验员一句话回绝了。
这批号称 " 生态种植,科技韭菜 " 的呼兰双井韭菜到底有没有农残?记者决定:4 月 2 日,再访护路村,对检测结果一追到底。